中醫對於減重有一套獨特的理論系統
本篇藉由中醫生理病理學的基礎來論述中醫減重
並加入李醫師個人的臨床心得
把艱深的理論變成生活化的影像
以下就趕快來看看什麼是五大類型肥胖人吧!
肥胖症的中醫病因病機
中醫對於肥胖的病因主要以脾虛、腎虛、肝鬱為本
痰、濕、熱、血瘀、膏脂為標
換成現代醫學解釋
就是脾虛、腎虛、肝鬱導致體內代謝紊亂失調
造成脂肪糖類水份堆積、電解質不平衡、身體發炎、血流不暢等等病理現象
臨床上針對肥胖的病人一般可分為以下幾種證型
脾虛痰濕
病因病機:脾為生痰之源,痰無處不到,堆積於身體各處
症狀:肥胖浮腫、疲乏無力、肢體困重、尿少、納差腹滿、脈沉細、舌淡苔膩
治法:健脾利濕
處方:香砂六君子類
胃腸實熱
病因病機:腸胃積滯不化,鬱久化熱
症狀:頭暈、消穀善饑、肢重困楚、怠惰、口渴喜飲、脈滑數、苔膩微黃
治法:清熱通腑
處方:甘露消毒丹、葛根芩連湯類
肝鬱氣滯
病因病機:肝鬱導致身體機能下降,代謝減低
症狀:胸脅脹悶,胸脘痞滿、月經不調或閉經、失眠多夢、脈細弦、苔薄舌暗
治法:疏肝解鬱
處方:柴胡疏肝散、加味逍遙散類
脾腎陽虛
病因病機:脾腎陽虛則水泛,造成水液代謝失常而浮腫
症狀:疲乏無力、腰痠腿軟、陽痿陰冷、脈細無力、舌淡苔薄白
處方:濟生腎氣丸、陽和湯類
青少年肥胖主要是鬱證(肝鬱氣滯)與熱證(胃腸實熱)
中老年肥胖主要是虛證(脾虛痰濕)與損證(脾腎陽虛)
如從青少年一直到老年都肥胖
他的證型演變會形成一個有規律的變化過程: 鬱證→熱證→虛證→損證
這也正好配合人體成長與衰老過程的陽氣變化
黃帝內經---肉人、脂人、膏人
早在幾千年前的《黃帝內經》就已針對肥胖症作了以下三點論述
肉人
<阿諾史瓦辛格年輕時>
「皮肉不相離」,常見於身形健壯的運動員、健身者、勞力工作者等
脂人
<微肉界女神范冰冰>
「肉不堅、皮滿」,皮下脂肪多而分布平均,常見於年輕豐腴的女子
膏人
<肥神索爾>
「肉不堅、皮緩」,內臟脂肪多而腹部肥胖,常見於挺著啤酒肚的中年男子
李醫師---壓力人、肝火人、虛肉人、貪吃人、老病人
李醫師在診間看過了許許多多減重患者
累積了一定的患者人數與經驗後
腦袋中便把減重患者依照中醫的辨證自動分類
臨床上減重患者幾乎不出這五大類型
壓力人(肝鬱氣滯)
<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
肥胖族群
最常見於上班族,交際應酬多、工作壓力大、常加班、吃精緻食物
或是工作時間較不固定的醫護人員、輪班制工作人員、媒體工作者、服務業等
許多挺著啤酒肚的中年男子,有三高和脂肪肝也多屬此型
肥胖身材
多為內臟脂肪型肥胖,腹部會長出一圈肉,變成中廣型的「蘋果型身材」
肥胖病因病機
肝鬱氣滯: 壓力久之致肝氣鬱結,身體機能下降,代謝減低
臨床症狀
頭暈頭脹、胸脅脹悶、失眠多夢、情緒不佳、眼睛疲勞酸澀、肩頸僵硬、脹氣便秘
婦科症狀
易有經前症候群,如: 經前乳房脹痛、情緒不穩、頭痛欲吐等,經行下腹悶痛、血塊多、經色暗
延伸閱讀: 【過勞肥】現代人肥胖的元兇 ★ 連呼吸都會胖
肝火人(肝鬱氣滯升級版肝鬱化火)
<為肥胖所困擾的更年期婦女>
肥胖族群
和壓力型肥胖屬同一群人,但肝火型又更嚴重些
更年期婦女也多屬此一類型
肥胖身材
多為內臟脂肪型肥胖,腹部會長出一圈肉,變成中廣型的「蘋果型身材」
肥胖病因病機
肝火旺盛(實證): 壓力久之致肝氣鬱結,肝氣鬱結而化火,壯火食氣,導致身體機能下降代謝減低更甚
腎陰虛肝火旺(虛證): 更年期婦女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減少,代謝低下,此種現象可大致對應為中醫的腎陰虛
腎水虧於下,則肝火炎於上,壯火食氣,導致身體機能下降代謝減低更甚
臨床症狀
肝火旺盛(實證): 口苦口乾、急躁易怒、頭暈脹痛、面紅目赤、失眠、便祕尿黃
腎陰虛肝火旺(虛證):眩暈耳鳴、急躁易怒、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心悸健忘、腰痠腿軟
婦科症狀
肝火旺盛(實證): 月經先期、月經量多色鮮紅、經行頭痛、分泌物多而黏稠、色黃味臭
腎陰虛肝火旺(虛證):月經先後不定期、月經量少、色鮮紅或紫暗、陰部乾澀
虛肉人(脾虛痰濕)
<久坐肥胖的OL>
肥胖族群
久坐辦公室者,久坐少動,又喜歡喝手搖飲
下班回家後繼續宅著追劇,餓了叫外送,平時懶的運動
肥胖身材
此型肥胖者體態豐腴,肉軟軟鬆垮垮的,肌肉量明顯不足
多為皮下脂肪型肥胖,呈現臀腿較胖的「西洋梨型身材」
肥胖病因病機
脾虛痰濕: 久坐傷肉又傷氣,氣血易運行不暢,致脾胃呆滯運化功能減低
水穀精微不易被送至全身充分利用,於是化為膏脂與水濕,留滯臟腑經絡,而致肥胖
臨床症狀
肥胖浮腫、疲乏無力、嗜睡、肢體困重、尿少、納差腹滿、脈沉細、舌淡苔膩
婦科症狀
經行疲憊、泄瀉、月經停閉、多囊性卵巢、不孕、帶下黏稠量多
貪吃人(胃腸實熱)
<暴飲暴食、飲食不固定者>
肥胖族群
此族群通常有著混亂的生活作息,三餐和睡眠時間皆不固定
常吃外食、宵夜、很久不吃,不然就是一有空時大吃大喝
肥胖身材
此型肥胖者全身皆胖,內臟脂肪和皮下脂肪都很豐厚
肥胖病因病機
胃腸實熱: 常常暴飲暴食,超過脾所能負荷,久之胃中積熱
胃熱易引起飢餓感,造成不斷進食的惡性循環
臨床症狀
口臭、口瘡、胃食道逆流、胃中灼痛、渴喜冷飲、牙齦腫痛、消穀善飢
老病人(脾腎陽虛)
<罹患Nephrotic syndrome的小男孩>
肥胖族群
通常見於老人或病人
合併肝病、腎病、心臟疾病、營養不良、因疾病需要固定使用類固醇等等
肥胖身材
中心型肥胖,四肢或許削瘦,常有水腫
肥胖病因病機
脾腎陽虛: 脾腎陽虛則水泛,造成水液代謝失常而浮腫
一般此種患者會建議先治療本身的underlying disease
中醫減重最主要還是以前面四型患者為主
臨床症狀
腹痛喜溫喜按、大便溏薄、肢體困重、周身浮腫、形寒肢冷、腰膝冷痛、頭暈目眩、面色恍白或黎黑
肥胖的惡性循環
通常肥胖不是單一證型
而是在一個人身上可看到多種證型混合或病程的推進
如果不改變生活習慣和飲食並調整體質
很容易陷入肥胖的惡性循環!
肝鬱氣滯--->肝鬱化火--->壯火食氣--->氣更虛
中醫的肝鬱氣滯證型其實可以大致對應到現代醫學的自律神經失調
造成腸胃系統、心血管系統、神經精神系統等等的異常
進而變成代謝的紊亂
而肝鬱化火則是肝鬱氣滯證型的更嚴重版本
脾虛--->濕滯--->氣更虛,濕更滯
脾虛代表是脾處理消化水穀精微的功能失常
造成代謝廢物的積累,稱作濕滯,造成肥胖
濕滯會讓脾運化功能更差,化生氣血更不足
因此造成氣更虛,濕更滯
脾虛--->胃熱--->吃更多則脾更虛,胃更熱
長期吃超過脾所能負荷的食量會造成脾虛
脾虛則代謝廢物易積累,稱為胃中積熱
胃熱易引起飢餓感,造成不斷進食的惡性循環
結語
中醫對於肥胖的病因主要以脾虛、腎虛、肝鬱為本
痰、濕、熱、血瘀、膏脂為標
主要分為肝鬱氣滯、脾虛痰濕、胃腸實熱、脾腎陽虛等證型
早在黃帝內經時代就已把肥胖的類型分為肉人、脂人和膏人
而李醫師也按照臨床經驗和證型把肥胖症做出分類
壓力人、肝火人、虛肉人、貪吃人、老病人
但並不是每個減重患者都屬於單一證型
病因病機是多元而重疊的
必須打破肥胖的惡性循環才能有效打擊肥胖!
參考資料
2. 對壓力型肥胖說NO http://www.zhenguan.com.tw/project/ins.php?index_id=491
4.實用中醫臟象學 主編 趙存娥
延伸閱讀
【局部瘦身有可能嗎?】大解密 ★ 聽聽中醫師怎麼說PART1
【西醫減重】合格減肥藥(羅氏鮮)、Off-Label Use和健康食品減重
【中西醫減重】毅力與食慾的拉鋸戰 ★ 減重的終極目標在於不復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