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痛風呈現年輕化趨勢

李醫師在診間遇到最年輕的患者才20歲!

通常痛風求助中醫最常見有四種情況

1.第一次痛風發作後非常緊張,不知道該怎麼辦

2.有在吃西藥,但沒有很認真,痛風反覆發作,因而求助中醫

3.有在吃西藥,也很認真,症狀控制的也不錯,但不想一直吃西藥

4.來看感冒,被醫師問出痛風與高尿酸血症病史,提醒患者要注意

以下李醫師會就中西醫對於高尿酸血症的生理病理作探討

並詳述中醫如何治療高尿酸血症

痛風鍋

圖片來源: https://ppt.cc/f8LS6x

 

 

高尿酸血症的西醫生理病理

尿酸代謝

每日細胞正常的新陳代謝會產生普林(purine),佔80%

每日所攝取的食物分解過後也會產生普林(purine),佔20%

這些普林在肝臟中會被代謝成最終產物---尿酸

尿酸大部分是由腎臟排出

少部分由腸胃道排出

所以在這個代謝過程中

有任何一部份出了問題

尿酸製造過多或排泄過少都會造成高尿酸血症

詳細造成製造過多或排泄過少的原因在此不贅述

可參考此篇: 【痛風】痛風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 ❤ 淺談西醫觀念 

 

 

高尿酸血症的中醫生理病理

 中醫高尿酸血症病因病機

了解尿酸代謝的西醫生理病理後

就會容易了解中醫對於尿酸代謝的解讀了

一樣重點就是在於肝、脾、腎三個臟腑!

一個人先天稟賦不足(脾腎虛損)平常又喜歡吃香喝辣

加上生活工作中的疲勞壓力、外來邪氣等等

造成肝失疏泄(血液運行、水液代謝、消化吸收等功能失常)

脾失健運(運化食物和水分、排除廢物的功能失常)

腎氣化失司(腎排除水分和廢物的功能失常)

三臟的功能失調

累積了許多的代謝廢物,如:濕熱、痰瘀、濁毒等(尿酸在此的中醫稱呼)

閉阻經脈、流注關節

就有機會發展成痛風

 

 

高尿酸血症的中醫辨證分型治療

高尿酸中醫辨證分期

資料來源: 林昌松、王笑丹:試談痛風的分期分型辨證治療。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11;31:461-62

 

痛風急性發作期在中醫可分為濕熱痹阻與寒濕痹阻

但現代醫學發達

直接用NSAID類抗發炎藥和秋水仙素先壓下來發炎反應比較實在

 

中醫的價值主要就體現在慢性期了

根據病史、症狀、舌診、脈診等

了解患者的體質

通常為本虛標實

本虛最常見就是脾虛、肝腎虧虛

標實則為濕熱、瘀血、痰濁等

 

 

高尿酸血症的中醫用藥

高尿酸血症用方

資料來源: 林昌松、王笑丹:試談痛風的分期分型辨證治療。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11;31:461-62

 

分析患者的病因病機後

即可對此開始用藥

此圖只是一個示範

真正臨床的中醫用藥是非常靈活的

當患者描述症狀時

其實中醫師的腦袋裡轉個不停

比如患者說頭暈耳鳴、夜間盜汗潮熱等就會想到肝腎陰虛化火用知柏地黃丸

說小便不利、平素畏寒、腰痠、水腫等想到腎陽虛氣化不利用濟生腎氣丸

說食少便溏、納差、體力不佳想到脾虛濕滯用平胃散、參苓白朮散等腸胃藥

說小便黃赤澀痛、面紅口苦、頭暈頭脹想到肝火濕熱用龍膽瀉肝湯

但臨床上很少人照著書生病的

而且每個人對同個症狀的描述又不盡相同

這時候就要考驗中醫師的取捨和歸納能力了

找出一個最主要的病機先處理

並選用相應的方劑

 

高尿酸 用藥

資料來源: 張庭瑜、邱名榕、童承福:中醫藥治療痛風之介紹。The Journal of Taiwan Pharmacy,2015年6月第31卷第2期,頁98-102

 

掌握主證開出主方後

通常還會選用一些單味藥作為輔助

比如說:山楂活血化瘀又消食,增加廢物排除

茯苓、澤瀉增加腎絲球過濾效率

黃柏清下焦濕熱等等

也可運用現代中藥研究的新觀念

比如說用有抑制尿酸形成和增加尿酸排泄作用的中藥等

 

 

高尿酸血症的中醫針灸

內科調理主要以內服藥物

而中醫針灸對於高尿酸血症與痛風來說的角色主要在於止痛

以局部取穴方式舉例

1.痛風最好犯的大拇趾掌趾關節

取穴可取太衝、太白、三陰交、大都、公孫等穴位

2.踝痛取中封、崑崙、解溪、丘墟、委中、絕骨等穴位

3.膝痛的話,針灸可取犢鼻、陽陵泉、曲泉等穴位

4.腕痛的話,針灸可取陽谿、陽池、外關、合谷等穴位

5.肘痛的話,針灸可取合谷、曲池、手三里、尺澤等穴位

 

也可撘配耳針埋針輔助治療

取穴取胃點、腎點、肝點、內分泌點等等

 

 

中醫和西醫如何搭配

高尿酸血症治療方針

資料來源: 痛風及高尿酸血症治療新知---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一般來說

第一次求診西醫不外乎兩種情況

1.健檢時驗出高尿酸

2.痛風發作

醫師會根據尿酸值和症狀給予適當的建議

比如說可再觀察追蹤或給予用藥

至於西藥需服用多久

guideline上則沒有明確的規定

留給各位醫師與患者一點調藥的空間

不過基本上半年是一定需要的!

 

回到文章一開始中醫診間最常遇到的四種情況

李醫師在此一一給予建議

1.第一次痛風發作後非常緊張,不知道該怎麼辦

急性期症狀控制下來後,應繼續回診西醫

聽從醫師的指示服藥不可隨便停藥或減藥

待半年後尿酸值和症狀都非常穩定可和醫師討論減藥甚至停藥的可能性

至於中醫的介入

則是在症狀穩定後即可

中藥西藥基本上不衝突

只要相間隔1~2個小時即可

西藥若成功停藥

中藥可續服一段時間

幫助體質的穩定

2.有在吃西藥,但沒有很認真,痛風反覆發作,因而求助中醫

 

這...就要再認真一點阿!!!

 

3.有在吃西藥,也很認真,症狀控制的也不錯,但不想一直吃西藥

如前述

可和西醫師討論減藥甚至停藥的可能性

並搭配中醫調整體質

 

4.來看感冒,被醫師問出痛風與高尿酸血症病史,提醒患者要注意

看症狀和血中尿酸值來評估要觀察或用藥

若是單純的無症狀高尿酸血症

可以中醫調整體質為主!

 

說了這麼多

就是要提醒高尿酸血症和痛風患者

不要隱忍疼痛

必要時仍要尋求專業中西醫師的幫助喔~~~

 

 

結論

現在台灣社會富足

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的盛行率和發病率越來越高

也越來越年輕化

李醫師認為痛風急性發作應於西醫就診並做後續控制

慢性期或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非常適合搭配中醫調理

調補脾腎虛損、疏肝、活血化瘀、祛濕降濁等等

但除了中藥和西藥外

日常生活保健和飲食控制是絕對不可少的!!!

 

 

 延伸閱讀

 【痛風】痛風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 ❤ 飲食保健八大原則 

【痛風】痛風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 ❤ 淺談西醫觀念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李咏軒醫師 的頭像
    李咏軒醫師

    李咏軒醫師的部落格

    李咏軒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