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是否端正關係著下肢的肌肉與步態

骨盆結構也和一個人的外觀有很大關係

尤其男生女生因骨盆的結構不同而有很大差異

男生狹小而女生寬大

了解骨盆的結構對於一些下肢與髖部肌肉神經疾病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1062694599_t.gif 概述 1062694599_t.gif

<圖片取自Netter人體解剖學圖譜>

骨盆(pelvis)的組成有三個部分

1.兩塊髖骨(coxal b.): 髂骨(ilium)、坐骨(ischium)、恥骨(pubis)三合一

2.一塊薦骨(sacrum): 5合一

3.一塊尾骨(coccyx): 4合一

 

骨盆帶示意圖.png

<方便記憶的骨盆帶示意圖>

 

 

1062694599_t.gif 髖骨(Coxal bone or Hip bone) 1062694599_t.gif

 Plate453.jpg

<圖片取自Netter人體解剖學圖譜>

 髖骨由髂骨(ilium)、坐骨(ischium)、恥骨(pubis)三塊融合

 

 髂骨(Ilium)

1.髂骨,又稱腸骨,位於髖骨上方,是髖骨最大的部分

2.髂嵴(iliac crest): 在髂骨上緣,最上緣約在L4的高度

髂嵴可幫助腰椎穿刺和臀部肌注的定位(打針打外上方以避開坐骨神經)

髂前上棘(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ASIS)和髂後上棘(pos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PSIS)皆位在S2的高度

髂嵴結節(iliac tubercle)約在L5的高度

3.髂凹(iliac fossa),又稱髂窩,位於腹面,弓狀線以上,髂肌附著處

4.髂骨的耳狀關節面(auricular surface)與薦椎形成髂薦關節(sacroiliac joint),又稱腸薦觀節

是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好犯的地方

 

 恥骨(Pubis)  

 恥骨聯合(pubis symphysis)關節左右的髖骨

恥骨和坐骨共同形成閉鎖孔(obturator foramen)

閉鎖膜為一纖維組織,封閉大部分的閉鎖孔

閉鎖管為閉鎖膜之通道,有閉孔神經和閉孔血管通過

 

 坐骨(ischium)  

 坐骨粗隆(ischial tuberosity)是在坐姿時接觸地面的地方

坐骨棘(ischial spine)其上為髂骨形成之大坐骨切跡(greater sciatic notch)

其下為坐骨形成之小坐骨切跡(lesser sciatic notch)

薦棘韌帶(sacrospinus l.): 連接薦椎和坐骨棘,分隔大小坐骨孔

薦粗隆韌帶(sacrotuberous l.):連接薦椎和坐骨粗隆

 

大坐骨孔(Greater sciatic foramen)

<圖片取自Netter人體解剖學圖譜>

大坐骨孔由薦椎、大坐骨切跡、薦棘韌帶和薦粗隆韌帶共同形成

作為骨盆離開臀區的出口

值得注意的是梨肌(piriformis m.)通過坐骨大孔中央

梨肌起自薦椎,止於股骨大轉子上緣,司大腿外旋轉

梨肌上孔有上臀神經和血管通過

梨肌下孔有下臀神經和血管、坐骨神經、股後皮神經、股方肌神經、陰部神經、內陰部血管等通過

當梨肌壓迫到其下的坐骨神經時

就會產生一系列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小坐骨孔(Lesser sciatic foramen) 

<圖片取自Netter人體解剖學圖譜>

小坐骨孔由薦椎、小坐骨切跡、薦棘韌帶和薦粗隆韌帶共同形成

作為臀區進入會陰部的入口

閉鎖內肌、陰部神經、內陰部血管等通過

註: 陰部神經、內陰部血管同時通過大坐骨孔(出)和小坐骨孔(入)

 

 

1062694599_t.gif 髖臼(Acetabulum) 1062694599_t.gif

<圖片取自Netter人體解剖學圖譜>

 位於髖骨的後外方

由髂骨、坐骨和恥骨共同形成

與股骨頭形成髖關節

 

 

1062694599_t.gif 骨盆緣(Pelvic brim) 1062694599_t.gif

<圖片取自Netter人體解剖學圖譜>

骨盆緣(pelvic brim),又稱終線(linea terminalis)

由後向前依序為

薦骨岬(sacral promotory)--->弓形線(arcuate line)--->髂恥線(iliopectineal line)

--->恥骨嵴(pubic crest)--->恥骨聯合上緣

骨盆緣的上方為大骨盆(假骨盆),下方為小骨盆(真骨盆)(產道)

懷孕時胎兒在大骨盆,進入產程時胎兒則進入小骨盆預備娩出

 

Plate332.jpg

<圖片取自Netter人體解剖學圖譜>

大骨盆之後方為腰椎(L3~L5),前方為腹壁肌肉

側壁為髂嵴和骨盆緣之間的髖骨(主要為髂凹)

 

小骨盆之後方為薦椎和尾椎,前方為恥骨,側壁為坐骨內側面

入口: 前後徑(薦岬至恥骨聯合)約11公分,橫徑(骨盆最寬處)約13公分

中面: 坐骨棘間橫徑,約10公分,為產道最狹窄處,胎頭約9.8公分

出口: 前後徑(尾骨至恥骨聯合下緣)尾骨具可動性約9.5~11.5公分,橫徑(坐骨粗隆間)約11公分

 

男女骨盆之比較.png

<男性與女性骨盆的比較,圖片取自趙俊彥人體解剖學>

美臀男女有別

男性之所有測量值皆較女性為短

男性骨盆入口稍成前後走向,女性則較為橫橢圓狀

男性恥骨聯合較長

男性之恥骨弓(恥骨下角)較窄

男性之坐骨粗隆較靠近

男性之髂骨翼較外開

 

 

參考資料: 趙俊彥:人體解剖學,及第出版社,台中市2009

Netter人體解剖學圖譜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骨盆 結構 骨盆 韌帶
    全站熱搜

    李咏軒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