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對於腰痛腰痠的治療方式很多
本篇李醫師將介紹藥物、針灸等療法
從體質、生活習慣和環境來辨證論治
和西醫治療相輔相成
期能取得令人滿意的療效
案例分享
在我們進入中醫治腰痠腰痛這個主題前,先來看看幾個臨床實際案例
林先生,30歲,三天前因做指壓按摩,現在腰痛不已,
腰前屈和後伸的角度均受限
李小姐,27歲,上班族久坐打電腦,現覺腰部緊繃甚至有痛感
朱先生,52歲,三個月前右腿因不慎跌倒而骨折,現骨折處已痊癒,
但右腰一直覺得痠痛
李先生,50歲,右腰痠已二月餘,無外傷,西醫檢查無異常,但持續腰痠
周小姐,49歲,腰部緊繃疼痛已一年,西醫檢查有輕微椎間盤突出,
復健過後症狀一直未改善
蘇小姐,47歲,工作為照顧老人家,時常需搬動老人,主訴腰部痠痛已月餘
在中醫門診中,這種因腰痛腰痠而求診的病人非常的多
通常初診時我會詳細的詢問病史,做理學檢查
若懷疑有較嚴重的神經壓迫我會建議病人至西醫做影像學檢查
排除較嚴重的原因比如說:神經壓迫、腫瘤、僵直性脊椎炎等等後
我就會以中醫的方式,藥物、針灸、耳針、貼布等等繼續治療
中醫對於腰痛腰痠的定義
腰部指12肋以下髂嵴以上
腰痛是指腰部一側或兩側的疼痛
腰痠是指腰部的痠楚感
在臨床上腰痛常伴有腰痠
腰痠則不一定有腰痛
兩者均與腎有密切相關
中醫辨證論治與用藥
腎虛:中醫說腰為腎之府,先天稟賦不足,加之勞累太過,或久病體虛,或年老體衰
或房事不節,以致腎精虧損無以濡養筋脈而發生腰痛
虛證又以腰痠的現象更為明顯
用藥上可根據腎陰虛和腎陽虛而分別用六味地黃丸、腎氣丸等
寒濕:久居濕冷之地,或涉水冒雨,勞汗當風,衣著濕冷都可能感受寒濕之邪
寒邪凝聚收引,濕邪粘聚不化,以致腰腿經脈受阻,氣血運行不暢發為腰痛
症見腰以下冷痛、麻木,得熱舒緩
用藥上可用獨活寄生湯類補腎祛風寒濕
濕熱:濕熱交蒸,或寒濕蘊積日久化熱,濕熱鬱阻經脈發為腰痛
腰間重墜,痛處覺熱腫,萎軟無力,小便短赤
用藥上可用二妙散清熱利濕
氣滯血瘀:跌扑外傷,姿勢不良,腰部用力不當,閃挫以致瘀血留著腰部
損傷經脈氣血,可見腰傷處疼痛,不耐按揉,屈伸不便
用藥上以復元活血湯類破瘀通絡
針灸治腰痛
針灸的療效不僅在華人世界備受肯定
甚至連WHO都認可其止痛的效果
腰痛即是WHO認可的針灸適應症之一
穴位選取上以足太陽膀胱經為主
因足太陽經的經絡走向和脊椎、腰部都有密切關係
而腰背委中求,可再加委中
若以肌肉和肌激痛點的觀點來看針灸
延伸閱讀:【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現代的壓力文明病 ❤ 克服它的利器---激痛點
腰痛和以下幾條肌肉有密切的關係
延伸閱讀:【腰背部肌肉】虎背熊腰的組成 ❤ 腰酸背痛的最大來源---腰背部肌肉
豎脊肌、腰方肌、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
可耐心尋找壓痛點並針刺至局部抽搐反應以破壞異常痛覺迴圈
達到放鬆肌肉與止痛的效果
生活建議
11點前就寢,床鋪不可過軟過硬,枕頭也不要太高
飲食上少吃冰冷、避免烤炸辣及飲酒過度
保持腰間溫暖,因為寒濕的環境會影響血流,不通則痛
不宜久坐,40~50分鐘一定要起身活動一下
坐姿站姿要正確,不要三七步、翹二郎腿等
避免冒雨涉水,運動後應立即擦乾汗水,更換乾爽的衣服
不要勉強搬太重的東西,若不可避免,應注意搬取姿勢應保持脊椎不過度前傾
避免穿著高跟鞋增加腰部負擔
注意適當的運動與休息,節制房事
案例回顧
門診中五花八門的腰痛均可以中醫藥物和針灸的方式處理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這些病患是什麼原因造成腰痛
林先生,30歲,三天前因做指壓按摩,現在腰痛不已,
腰前屈和後伸的角度均受限
----外力造成的急性腰部軟組織發炎,首重休息避免過度活動
李小姐,27歲,上班族久坐打電腦,現覺腰部緊繃甚至有痛感
---典型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囑病患應定時起身活動,並以針灸放鬆腰部肌肉
朱先生,52歲,三個月前右腿因不慎跌倒而骨折,現骨折處已痊癒,
但右腰一直覺得痠痛
---股骨骨折可能影響到臀肌,針灸著重處理臀肌的部分,也囑病患應適度運動
李先生,50歲,右腰痠已二月餘,無外傷,西醫檢查無異常,但持續腰痠
---中醫辨證為腎虛,可酌加補腎藥
周小姐,49歲,腰部緊繃疼痛已一年,西醫檢查有輕微椎間盤突出,
復健過後症狀一直未改善
---雖然有輕微椎間盤突出,但理學檢查顯示神經無壓迫,也經過復健無效
因此仍以肌筋膜疼痛症候群視之,久病必有虛有瘀
中藥可酌加疏經活血和補腎藥
蘇小姐,47歲,工作為照顧老人家,時常需搬動老人,主訴腰部痠痛已月餘
---長期腰部過度出力造成脊椎間<三關節複合體>不穩定
facet joint負重過大,治療上以針灸放鬆豎脊肌
並囑病患出力負重的姿勢應不要讓脊柱過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