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
台灣已經堅守了一年多
但就在2021年的母親節前後突然大爆發
看到每天破百的確診數弄得人心惶惶
全台防疫也直接升到了三級
中醫在這波疫情中研發出了清冠一號
究竟成分為何? 適用族群?效果如何?
都是各界很關心並持續探討的議題
前言
<圖片來源: 長歌行>
防疫宅在家當然要追劇阿不然要幹嘛
李醫師最近追的一部熱門古裝歷史劇叫做長歌行
劇裡有一段提到草原上的部落阿詩勒部時疫大流行
幸好請到大神醫孫思邈來醫治
雖然時代背景設定在唐朝
但其事件卻是驚人的相似
面對一個當代尚未知的流行病
中醫師們會通過觀察症狀
了解這個疾病的特性和病程
來制定廣大而有效的方劑以迅速消滅疾病
現在的清冠一號正是疫情下的產物
清冠一號簡介
<圖片取自: 抗疫中藥「清冠一號」 台灣買不到?!>
清冠一號的目的在於治療而不是預防
它被賦予幾個重大的目標
1. 搶救危重病患,扭轉病勢,減少重症死亡率,縮短病毒轉陰及住院時間
2. 治療無症狀和輕症患者,維持醫療量能
其組成包括了以下十種藥材
黃芩、魚腥草、北板藍根、全栝樓、荊芥、薄荷、桑葉、厚朴、炙甘草及防風
其飲片水煎劑和濃縮中藥處方分別為
<飲片水煎劑>
每日1劑,1000 c.c. 水煎成 300 c.c. 藥汁,三餐飯後半小時服,100 c.c./次
魚腥草五錢、板藍根五錢、荊芥三錢、防風二錢、桑葉三錢
黃芩三錢、全瓜蔞五錢、厚朴三錢、薄荷三錢、炙甘草二錢
<濃縮中藥處方>
以下為一日量,分 3 包,5 g. TID
板藍根 1.5 g、魚腥草 3.0 g、黃芩 1.5 g、全瓜蔞 2.0 g
荊芥 1.0 g、防風 1.0 g、桑葉 1.5 g、厚朴 1.5 g、薄荷 1.0 g、甘草 1.0 g
其實清冠一號的配方都是很常用的用藥
幾乎所有中醫診所都做得出來
只是沒有成方來得方便
所以衛福部在非常時期核准了「臺灣清冠一號濃縮製劑」專案製造
但目前是處方用藥,需經合格中醫師開立
民眾切勿自行購買服用
清冠一號的實證醫學
<原文連結請點我>
有關清冠一號的研究
目前唯一的一篇論文是2021年1月發表在Biomed Pharmacother的研究
清冠一號的臨床試驗於 2020 年 1 月至 4 月招募 35 位 COVID-19 患者
在使用標準療法和/或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治療後
將 12 位年紀大且有其他健康狀況且住院 21.5 日皆無好轉的患者,經同意改接受清冠一號治療
清冠一號組患者每日 3 餐飯後 30 分鐘使用 100 mL 的清冠一號
直到患者連續 3 天呼吸道 SARS-CoV-2 篩檢陰性才可出院,也達到目標
試驗結果指出
在 33 位受試者中(2 位受試者因使用其他療法而去除),21 位非清冠一號組達到目標的中位數為 22 日
而剩下的 12 位患者在使用清冠一號後,達到目標的中位數為 9 天,且無不良反應
實驗室研究藥理機轉為以下
1. 抑制病毒 3CL 蛋白酶活性
2. ACE2 膜蛋白與病毒棘狀蛋白結合
3. 抑制細胞激素 IL-6 和 TNF-α 的表現
雖然臨床證實有效
但沒有經過嚴謹的隨機雙盲臨床試驗
且母數實在是太小了
大量運用後實際的治療成果如何仍未知
不過至少這是在緊迫的時間下有了一個實證醫學好的開始!
疫情下的中醫---清冠一號的實際運用
<圖片取自: 阻斷社區傳播鏈,北市逾半數中醫診所參與視訊診療!專注治未已病、無症狀、輕症患者>
前面有提到清冠一號的目的是治療而不是預防
而且只能由中醫師處方用藥
所以民眾勿自行購買服用或甚至大量囤藥!
根據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的新聞稿
凡符合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或自主健康管理者
要就診中醫可向衛生局申請,由衞生局轉介,以視訊看診的方式進行
但這不表示懷疑自己得了新冠肺炎就可以直接到中醫診所拿藥
務必要經正規採檢確診,配合分流隔離治療
以免造成社區感染擴大!
結語
研究顯示清冠一號有抗新冠肺炎病毒的效果
衛福部緊急核准了「臺灣清冠一號濃縮製劑」專案製造
希望能廣泛用在無症狀和輕症患者,並希望能減少重症死亡率
目前在歐美熱銷的「清冠一號」有兩個品牌
一個是「順天堂」的RespireAid,另一個是「莊松榮」的COVRelief
兩者都是非處方用藥
民眾在藥局即可取得
但清冠一號對於歐美疫情的幫助究竟為何還是未知
所以在目前疫情仍嚴峻的狀況下
減少接觸,遵守防疫規定仍然是最重要的
我相信我們最終能夠打贏這場仗還是要靠全民的防疫努力與疫苗的廣泛接種!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核准「臺灣清冠一號濃縮製劑」專案製造,應經中醫師處方,民眾勿自行購買服用
衛福部緊急授權「清冠一號」!解析抗 COVID-19 臨床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