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腹壁這區的學習重點有

一、肌肉: 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橫肌、腹直肌、錐狀肌等

二、鼠蹊部相關韌帶: 腹股溝韌帶、反轉韌帶、髂恥弓、腔隙韌帶/陷窩韌帶、恥骨梳韌帶、聯合腱等

三、前腹壁的分層構造

四、腹股溝管: 構造、內含物

五、腹股溝疝氣與股疝氣

了解以上內容除了醫師國考解剖無往不利外

對於中醫執業時的幫助就是腹部的穴位針灸埋線

會更清楚定位與深度!

前腹壁淺層解剖.png

 

 

 

前腹壁學習大綱

一、前腹壁肌肉: 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橫肌、腹直肌、錐狀肌等

二、鼠蹊部相關韌帶: 腹股溝韌帶、反轉韌帶、髂恥弓、腔隙韌帶/陷窩韌帶、恥骨梳韌帶、聯合腱等

三、前腹壁的分層構造

四、鼠蹊管: 構造、內含物

五、腹股溝疝氣與股疝氣

 

 

一、前腹壁肌肉: 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橫肌、腹直肌、錐狀肌

腹外斜肌.png

<Anterior Abdominal Wall: Superficial Dissection from Netter>

 腹外斜肌(External oblique muscle)

腹外斜肌參與形成以下結構 :

腹外斜肌腱膜(aponeurosis) 、腹股溝韌帶(Inguinal ligament) 、腹股溝管淺環(Superficial inguinal ring) 

腔隙韌帶(Lacunar ligament) 、白線(Linea alba)

起點:  第5~12肋骨外側面

止點: 白線(linea alba)、髂嵴(iliac crest)、腹股溝韌帶(inguinal lig.)、耻骨結節(public tubercle)、耻骨嵴(public crest)

主要作用: 增加腹內壓,協助咳嗽、嘔吐、排便排尿、用力呼氣動作、分娩等;協助旋轉軀幹

神經支配: T7~T12、L1

註: 白線(Linea alba)上自劍突,下至恥骨聯合

為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橫肌、錐狀肌之止端

 

腹內斜肌.png

<Anterior Abdominal Wall: Intermidiate Dissection from Netter>

 腹內斜肌(Internal oblique muscle)

腹內斜肌參與形成以下結構:

腹股溝鐮(Inguinal falx)、提睾肌(Cremaster m.) 、白線(Linea alba)

起點:  胸腰筋膜(Thoracolumbar fascia)、髂嵴(iliac crest)、腹股溝韌帶(inguinal lig.)

止點: 白線(linea alba)

主要作用: 增加腹內壓,協助咳嗽、嘔吐、排便排尿、用力呼氣動作、分娩等;協助旋轉軀幹

神經支配: T7~T12、L1

 

腹橫肌.png

<Anterior Abdominal Wall: Deep Dissection from Netter>

 腹橫肌(Transverse abdominis muscle)

位於最內層

起點:  第7~12肋骨外側面、胸腰筋膜、前2/3髂嵴、腹股溝韌帶

止點: 白線(linea alba)

主要作用: 增加腹內壓,協助咳嗽、嘔吐、排便排尿、用力呼氣動作、分娩等;協助旋轉軀幹

神經支配: T7~T12、L1

 

腹直肌錐狀肌.png

<Anterior Abdominal Wall: Intermidiate Dissection from Netter>

 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 muscle)

腹直肌參與形成以下結構:

腱劃(Tendinous intersections) 、半月線(linea semilunaris)

起點:  耻骨嵴(public crest)與恥骨聯合(pubic symphysis)

止點: 劍突(xiphoid)與第5~7肋軟骨(5th-7th costal cartilages)

主要作用: 增加腹內壓,協助咳嗽、嘔吐、排便排尿、用力呼氣動作、分娩等;協助旋轉軀幹

神經支配: T7~T12

註1: 腹直肌被白線(Linea alba)分為左右兩側

外緣為半月線(linea semilunaris)

每側有特殊的構造名為腱劃(Tendinous intersections),將肌纖維給劃分成塊

註2: 腱劃(Tendinous intersections)將腹直肌肌纖維劃分成塊

大部分人有三對,少部分人有四對

第一條腱劃的位置通常在肋緣(Costal margin)高度

第二條通常在肋緣以下肚臍(Umbilicus)以上

第三條位置則會落在肚臍高度

 

 錐狀肌(Pyramidalis muscle)

錐狀肌是一塊小的三角形肌肉,位於腹直肌前表面和腹直肌鞘之間

起點:  耻骨嵴(public crest)與恥骨聯合(pubic symphysis)

止點: 白線(linea alba)

主要作用: 加強腹直肌

神經支配: T12

 

 

二、鼠蹊部相關韌帶: 腹股溝韌帶、反轉韌帶、髂恥弓、腔隙韌帶/陷窩韌帶、恥骨梳韌帶、聯合腱

髖部韌帶.png

165-1.jpg

<圖片來源: https://www.lloydrelease.com/groin-pain/>

 腹股溝韌帶(inguinal ligament/Poupart's ligament):

腹外斜肌的腱膜下緣特化為腹股溝韌帶

在骨盆的髂前上棘(ASIS)和恥骨結節(pubic tubercle)之間

鼠蹊管之外下方

 

 反轉韌帶(reflected inguinal ligament):

在恥骨結節的外上方,腹外斜肌腱膜形成一個三角形裂隙,叫作腹股溝管淺環

其內側腳附著於恥骨聯合,外側腳附著於恥骨結節

外側腳的部分纖維向內側翻轉,經內側腳的後方參與腹白線的構成,叫做反轉韌帶

 

 髂恥弓(Iliopectineal arch):

腹股溝韌帶和髖骨的髂恥隆起(iliopubic eminence)和之間

 

 腔隙韌帶/陷窩韌帶(lacunar ligament/Gimbernat's ligament):

腹股溝韌帶內側的一小部分腱膜向下向後外側蜷曲

連於恥骨線(pecten pubic)(pectineal line)

 

 恥骨梳韌帶(pectineal ligament/Cooper ligament)

腔隙韌帶到達恥骨線後與外骨膜加厚所形成,連接至髂恥弓

 

 聯合腱(conjoint tendon)

由腹內斜肌與腹橫肌之肌腱構成,內下方附著於白線、 耻骨嵴與恥骨梳(pubic pecten)

 

 

三、前腹壁的分層構造

橫切面圖.png

<L2~L3處之腹部橫切面圖 from Netter>

前腹壁構造(由淺至深)

 皮膚(Skin)

 淺層筋膜(Superficial fascia)

淺層筋膜又分為脂肪層(fatty layer, Camper fascia)和膜層(membranous layer, Scarpa fascia)

 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橫肌、腹直肌

 腹橫筋膜(Transversalis fascia)

腹橫筋膜往下延伸為股鞘(femoral sheath)

 腹膜外脂肪(Extraperitoneal fat)

 壁層腹膜(Parietal peritonium)

 

弓狀線.png

<Rectus Sheath: Cross Section From Netter>

腹直肌鞘(Rectus sheath)包裹腹直肌

前層有腹外斜肌腱膜與腹內斜肌腱膜的前層癒合而成

後層由腹內斜肌腱膜的後層與腹橫肌腱膜癒合而成

在臍下4-5cm以下

構成鞘後層的腹內斜肌腱膜後層和腹橫肌腱膜,完全轉至腹直肌前面

參與構成鞘的前層,所以此處缺乏鞘的後層

從後方觀察腹直肌鞘時,可見後層的游離下緣為凸向上方的弧形線,稱弓狀線(arcuate line)

此線以下的腹直肌後面直接與腹橫筋膜相黏

 

前腹壁構造1.png

用示意圖來看會更清楚更容易記憶

腹直肌鞘分成前後兩層

弓狀線以上(ASIS之間的連線、肚臍與恥骨結節之中點)

腹直肌鞘前層(腹外斜肌腱膜、腹內斜肌腱膜)

腹直肌鞘後層(腹內斜肌腱膜、腹橫肌腱膜)

 

弓狀線以下(ASIS之間的連線、肚臍與恥骨結節之中點)

腹直肌鞘前層(腹外斜肌腱膜、腹內斜肌腱膜、腹橫肌腱膜)

腹直肌鞘後層(缺,位於腹橫筋膜之上)

 

 

四、腹股溝管: 構造、內含物

腹股溝與精索.png

<Inguinal canal and Spermatic cord From Netter>

鼠蹊管,又稱腹股溝管(inguinal canal)

位於腹股溝韌帶內側1/2的上方,由外上向內下斜行的肌肉盤膜裂隙

長4~5cm,有精索或子宮圓韌帶通過

腹股溝管有四個壁及內外兩個環

腹股溝斜疝即從內環斜行向下,經腹股溝管至外環而突出

 

腹股溝管之淺環、深環

淺環(superficial ring)由腹外斜肌腱膜形成

深環(deep ring)由腹橫筋膜形成

註: 腹外斜肌腱膜形成鼠蹊管之前壁及淺(外)環

腹橫筋膜形成鼠蹊管之後壁及深(內)環

 

腹股溝管之四壁

前壁: 腹外斜肌腱膜

後壁: 腹橫筋膜

下壁: 腹股溝韌帶

上壁: 腹內斜肌及腹橫肌下緣

 

腹股溝管之內含物

男性: 精索(spermatic cord)

女性: 子宮圓韌帶(round ligament of uterus)

兩性: 皆含髂腹股溝神經(ilioinguinal ligament)

註: 精索內含輸精管(ductus deferens)及其支配血管、睪丸動靜脈、淋巴管、生殖股神經

鞘膜、內精筋膜、中精筋膜、外精筋膜

 

 

五、腹股溝疝氣與股疝氣

海氏三角.png

<前腹壁內側觀 from Netter>

海氏三角

首先先來了解一個重要的解剖標記---海氏三角(Hasselbach's triangle)

內界: 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 muscle)

外界: 下腹壁動脈(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

下界: 腹股溝韌帶(inguinal ligament)

海氏三角為腹壁最薄弱處

直接型疝氣好發部位

註: 下腹壁動脈為外髂動脈的分支

途經腹股溝管深環內側

上經弓形線,位於腹直肌後方

與上腹壁動脈吻合

 

Plate244.jpg

<股鞘與腹股溝管 from Netter>

腹股溝管

前面提到過了

腹股溝管位於腹股溝韌帶內側1/2的上方

是由外上向內下斜行的肌肉盤膜裂隙

股鞘

股鞘為腹橫筋膜及髂筋膜之向下延伸

包含了股動脈、股靜脈和股管

 

疝氣3.png

<圖片來源: https://www.tyh.com.tw/b_health_s.php?new_id=2156>

鼠蹊部最常見的疝氣九成是腹股溝疝氣

不到一成是股疝氣

 

疝氣1.png

<圖片來源: https://www.tyh.com.tw/b_health_s.php?new_id=2156>

間接型腹股溝疝氣

佔腹股溝疝氣的60~70%

常見於嬰幼兒、青少年或年輕男性

疝氣經由沒閉鎖的腹膜鞘狀突(processus vaginalis)脫出,常進入陰囊

 

直接型腹股溝疝氣

佔腹股溝疝氣的30~40%

常見於中老年男性

疝氣經由腹股溝內側窩(即Hesselbach三角)突出,一般不進入陰囊

 

股疝氣

當腹壓增高時

腹腔內容物可經股環凸至股管

最後由隱靜脈裂孔凸出形成股疝

 

 

 

 

參考資料: 趙俊彥:人體解剖學,及第出版社,台中市2009

Netter人體解剖學圖譜

高點醫護網解剖學腹肌群

 

arrow
arrow

    李咏軒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